拋家棄子的換車病
雖然說這是大叔為了分享自己作品所設的部落格
但還是壓抑不了心中那份熱愛騎車的衝動
因此也促使了這篇文章的誕生
在GSX-R/S150在台發表後
震撼的價格在車界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大叔也正巧因應了這波換車潮
為什麼要把M-SLAZ賣掉呢?
其實M-SLAZ是一台很棒的車
只是零件的取得不若國產車來的容易
且價格也較為昂貴
只是零件的取得不若國產車來的容易
且價格也較為昂貴
當然有這樣的結果,市占率也是原因之一
所以為了更好的後勤服務與保障
只好忍痛把舊愛M-SLAZ脫手
只好忍痛把舊愛M-SLAZ脫手
不過賣掉M-Slaz的第一個問題
這倒不打緊
但對於一個喜歡騎車到無可救藥的大叔來說
這可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情啊
不用說日常通勤了,連假日出遊都成問題
但對於一個喜歡騎車到無可救藥的大叔來說
這可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情啊
不用說日常通勤了,連假日出遊都成問題
目前150級距的進口檔車都騎得差不多了
剛好這次手癢弄了台17年式的CBR150
就稍微寫篇簡單的心得吧
由於引擎是單凸的設計
轉速提升較為溫馴
都市騎乘還算舒適愜意
但跑山或加速時就顯得較為彆扭
因為轉速提升較為緩慢
所以為了要確保在動力甜蜜點
要時時顧好轉速避免掉轉太多
尤其是在高山上空氣稀薄的時候
都市騎乘還算舒適愜意
但跑山或加速時就顯得較為彆扭
因為轉速提升較為緩慢
所以為了要確保在動力甜蜜點
要時時顧好轉速避免掉轉太多
尤其是在高山上空氣稀薄的時候
就要更加注意轉速的維持
才不會在需要時心有餘而力不足
最後就是制動的部分
實際使用上只能說夠用而已
實在稱不上滿意
所以後期改了對四+Nissin直推總泵
改善煞車疲弱的問題
實際使用上只能說夠用而已
實在稱不上滿意
所以後期改了對四+Nissin直推總泵
改善煞車疲弱的問題
也稍微彌補了心中小小的虛榮心
不然原廠單二換個來令片應該就足夠了
HONDA CBR150R
這邊以17年式的心得為主
畢竟都17年式的大改款都出來了
何必再贅述舊款的騎乘感受呢
而且騎乘舊款也是很久之前的事
現在也遺忘的差不多了
而且騎乘舊款也是很久之前的事
現在也遺忘的差不多了
雙凸的引擎設定
轉速攀升相當敏捷
相較於舊款,新款有調降最大動力的轉速
所以動力隨傳隨到,市區騎乘上也比舊款輕鬆許多
中後半段的加速表現較M-SLAZ好
在山路上的表現也相當不錯
相較於舊款,新款有調降最大動力的轉速
所以動力隨傳隨到,市區騎乘上也比舊款輕鬆許多
中後半段的加速表現較M-SLAZ好
在山路上的表現也相當不錯
即使是原廠懸吊設定
穩定的動態表現令人驚艷
穩定的動態表現令人驚艷
騎姿較11年式更為戰鬥了些
不過油箱設計有點過於纖細
不過油箱設計有點過於纖細
在固定姿勢的時候顯得有些空虛
相較於11年式碩大好夾的油箱設計而言
相較於11年式碩大好夾的油箱設計而言
不過在制動表現部分讓我有些驚豔
雖然與M-SLAZ是相同的前單二後單向單活塞配置
但比起疲弱的M-SLAZ,CBR150R的表現好太多了
制動力道足夠且線性,足以應付我的騎乘需求
但比起疲弱的M-SLAZ,CBR150R的表現好太多了
制動力道足夠且線性,足以應付我的騎乘需求
總結
最後做個簡單的統整
M-SLAZ與CBR150R外觀及配置上比小阿魯更誘人且吸睛
M-SLAZ與CBR150R外觀及配置上比小阿魯更誘人且吸睛
但兩者搭配的都屬於舊世代的引擎了
因此與這些後起新秀相比
因此與這些後起新秀相比
就顯得有些黯淡無光了
不過M-SLAZ在配置與外觀上的琢磨
不過M-SLAZ在配置與外觀上的琢磨
讓它不至於顯得過於弱勢
但CBR150R的命運可就不一樣了
畢竟GSX-R150/R15 V3.0
畢竟GSX-R150/R15 V3.0
皆搭載了自家的最新引擎
輸出上看19匹的新境界
CBR150R則顯得弱勢許多
CBR150R則顯得弱勢許多
但這並不代表CBR150R不好
他仍舊有許多值得一提的優點
只能說HONDA下錯棋
讓CBR150R錯失了發光發熱的時機點
他仍舊有許多值得一提的優點
只能說HONDA下錯棋
讓CBR150R錯失了發光發熱的時機點
不過我原先以為CBR那纖細的31mm前叉
騎起來可能會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
實際騎乘上卻沒有令人不安的情況出現
所以GSX-R/S150配置的31mm前叉
應該也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騎起來可能會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
實際騎乘上卻沒有令人不安的情況出現
所以GSX-R/S150配置的31mm前叉
應該也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沒有留言: